你的位置:怎么下载龙虎 > 新闻动态 >


寒门举人顾正臣,发明奇才逆袭成大明首辅!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5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92


哥们,来瞅瞅这本男频力作,简直是热血与智谋的双重盛宴!主角一路开挂,却又步步为营,那智商和胆识,看得我直呼过瘾!战斗场面燃到爆炸,感情线又细腻得让人心疼。讲真,这书不看,你都不知道啥叫真正的男频爽文!熬夜必备,一口气读完,绝对让你拍案叫绝,直呼过瘾!赶紧的,别让好书等太久!

《大明:寒门辅臣》 作者:寒梅惊雪

第一章都是老朱的错

济宁府,滕县。

弱冠之年的顾正臣凝望着窗外的夜空,无尽的星辰满布,将宁静的世界照得格外清冷。

想不通,实在想不通,不就是泡了个温泉,念了一句李白的“神女殁幽境,汤池流大川”,怎么就穿越了?

老李啊,你可是诗仙,不是神仙,把我送回去,我要回到红旗下……

“马德草?”

一脸稚嫩的顾青青担忧地看着哥哥,哥哥又在喊这个名字了,三日前哥哥跳了湖,指着太阳喊了半天这个名字。

可大颜村没有姓马的啊……

胡大娘说哥哥是受不了刺激疯掉了,不是的,娘说过,哥哥只是生了怪病而已。

“都怪朝廷!”

顾青青低着声,咬牙切齿,满是愤恨。

顾正臣看着星空,重重点了点头。

没错,都怪朝廷,确切地来说,都怪老朱啊。

现在是洪武六年四月!

三年前,也就是洪武三年五月,老朱发布科举诏书,大张旗鼓地说“特设科举,以起怀才抱道之士”、“观其学识、第其高下,而任之以官”,并下令各行省连试三年,以取人才。

估计是洪武三年、四年人才取多了,没人才可取了,顾正臣这个不精于学问的家伙竟也在洪武五年中了举人。

中举是好事,大喜事,不仅巴结顾家的人多了,顾正臣还和赵家三小姐立下婚书,听说顾家没去京师赶考的盘缠,王富贵家主动借给了顾家四十贯钱。

会试又叫春闱,在二月,身在山东济宁府滕县的顾正臣为了赶考,只好在腊月隆冬里出门,顶风冒雪,赶近千里路去南京。

好不容易到了南京,置办了全新的纸墨笔砚,摩拳擦掌准备会试,距离踏入大明官场只差一步。

然后……

老朱很不地道地发了通知:“朕以实心求贤,而天下以虚文应朕,非朕责实求贤之意。今各处科举宜暂停罢别……”

一句话:

那啥,科举不办了,都回去吧。

顾正臣被老朱玩惨了,顾家也被老朱玩破了。

老朱你说你能不能办点正事,不办科举就不办了,你丫的倒是提前两个月通知啊,这路费也花了,东西也买了,客栈也租了,盘缠都用去一大半了,你赶人回家?

没办法,老朱任性。

顾正臣失魂落魄回到家里,手里的盘缠只剩下三贯,科举取消的消息也传入滕县,所有人都知道,科举不办了,什么秀才、举人,也就那样了。

往日里的巴结没了,赵家也开始与顾家保持距离,绝口不提婚约的事,王富贵家想起来还有四十贯钱的债,强硬地拉走了顾家的老黄牛,逼着顾氏抵卖了全部的十亩田,就这样还欠六贯钱,时不时上门讨债。

范进中举好处连连,顾正臣中举,直接破产。

还不如范老头……

想不开的顾正臣跳了湖,等捞出来的时候,原本的顾正臣已经不在了,取而代之的是后世的顾正臣。

在顾正臣看来,顾家成为这个样子,都是老朱的错!

如果老朱提前通知取消科举,顾家也不用借这么一大笔钱去赶考。

如果老朱不取消科举,哪怕顾正臣没中式,一年还不上钱,王富贵也不敢如此煎迫朝廷举人,家境也不会困顿到如此地步。

可惜,没有如果。

顾正臣看着哭累了睡着的顾青青,伸手轻轻擦去那稚嫩脸颊上的泪水。

这不是梦,是困苦冰冷的现实。

这里也不再是二十一世纪,而是风云激荡、即将掀起无数腥风血雨的洪武时代,这可不是一个好混的王朝啊……

自己必须振作起来,男儿生立天地间,当自强有所作为。

翌日清晨,顾正臣被一阵声响吵醒。

“你别过来!”

顾青青拿着镰刀,看着不断逼近的王有成,一步步后退。

王有成是王富贵的秀才儿子,尖嘴猴腮,正满脸猥琐地看着顾青青。不得不说,这个小娘子俏丽可爱,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伤情时脉脉更是动人。

“顾家小娘子,这是卖身契,只要你按个手印,你就是我家丫鬟了,你哥哥欠下的债一笔勾销,如何?”

王有成熟练地从袖子里拿出一片契约,展开给顾青青看。

顾青青面露挣扎之色。

王有成见顾青青没有往日里坚决,心头大喜,连忙说:“你娘昨日里去赵家借钱,在大门外跪了两个时辰,赵家硬是连门都没开。这滕县可没人会借钱给你家六贯钱,你娘舍不得卖你,可你身为女儿,不应该体谅体谅你娘的难处吗?”

顾青青心酸,母亲果然是求过赵家了。

王有成向前一步,继续说:“你想想,只要跟了我,你能吃饱饭,你母亲也就不用再去求人,若是你好好跟我,把我伺候舒服了,说不得我会央求父亲,给你哥哥两亩地,至少日子还能过下去,你也不想你娘、你哥哥活活饿死吧?”

顾青青退到门槛处,差点绊倒,脸上流着泪水。他说得没错,家里能吃的也不多了,邻里接济了些许,可也熬不过这个夏天。

“我,我……”

顾青青咬破红唇,终狠下心来:“把我家的十亩地还来,我就按手印,跟——跟你。”

王有成心神一荡,后退一步,让书童拿出印泥,对顾青青说:“只要你签了这契约,我这就回去让父亲还了你家地,快点吧,你母亲回来说不得又不同意。”

顾青青丢下镰刀,一步步挪向前,脚步沉重。

书童递上殷红的印泥,顾青青缓慢地伸出右手,蜷握四指,将大拇指按在了印泥里。

书童识趣地背过身去,王有成将契约拍在书童后背上,对顾青青说:“你卖身救助母与兄,是至情至孝的好女子,人人都会夸赞你,快按手印吧。”

顾青青抬起手,看着卖身契,犹豫着,心如刀绞。

“快按!”

王有成见顾青青迟迟没有动作,抓住顾青青的手,不由分说就朝着卖身契上压去!

嘭!

一只手从旁伸了过来,重重地抓住王有成的手腕,低沉的声音响起:“王秀才,你想要买我妹妹,问过我这个当哥哥的没有?”

第二章你要一个试试

“顾正臣!”

王有成没想到,人都要忽悠到手了,竟出来一个生乱的。他不是成傻子了吗?往日里几次来拐骗顾青青,也不见他露一次面,说一句话,今日竟坏自己好事!

“哥哥……”

顾青青看向顾正臣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

顾正臣用力推开王有成,拿起“卖身契”扫眼了几眼,眯着眼说:“一无作价几何,二无清债说辞,三无中人作保,四无至亲作押,王秀才,你这‘卖身契’打得是什么主意?”

王有成被顾正臣识破,丝毫不怵:“哦,兴许是出门时拿错了。”

顾正臣看着猥琐的王有成,目光变得阴冷起来。

此人就是个无赖,一开始打定的主意并不是花钱买走顾青青,而是想将她拐骗至家中肆意欺辱,然后在顾家找上门时又随意丢弃!

到那时,顾青青失了清白,顾家依旧一无所获,即便是告到衙门里,王有成也可以反咬一口,说顾青青是自愿的。

他不只想欺负顾青青,还想将顾家推向更绝望的境地!

刺啦!

顾正臣将“卖身契”一点点撕碎,走向王有成,将碎纸砸在王有成的脸上,看着愤怒的王有成说:“王秀才,你喜欢玩是吗?不如我陪你。”

王有成呸掉嘴上沾着的碎纸片,喊道:“顾正臣,你欠我家钱不还,要你妹又如何?”

“你要一个试试!”

顾正臣厉声呵斥,肃然说:“依朝廷《律令》,若势豪之人,不告官司,以私债强夺妻女产业者,杖八十。要不要我们去衙门里问问县太爷,这八十大棍是打你身上,还是打我身上?”

王有成脸色一变,看向书童,《律令》里有这一条吗?

书童明显懂得多一点,无奈地点了点头,大明开国前一年,即吴元年十二月颁布的《律令》还真有这么一条……

王有成指着顾正臣,喊道:“你欠钱不还,还有理了不成?我要让你坐牢,让你全家都坐牢!”

顾正臣摆了摆手:“恐怕让你失望了,依《律令》,负欠私债、违约不还者,五贯以上,违三月笞一十。王秀才,欠你家的钱财,不说还有七日违期,即便我违约三个月,到七月份不还,官差最多也是打我十棍子,何来坐牢一说?”

王有成气得直哆嗦,你妹的顾正臣,平日里你看的不是四书五经吗?什么时候对《律令》这么了解?

顾正臣冷冷地看着无言以对的王有成,《大明律》要到洪武七年二月才颁行天下,现在主要施行的是《律令》,至于老朱亲自写的《大诰》,还得等十二年才会出世,否则还能拿出来唬唬人……

“啪,啪!”

掌声传出。

顾正臣看向门口,只见有些雍容的王富贵拍着手,脸上堆满笑,短小的胡须微微抖动,狭长的双眼藏不住精明。

“好一口伶牙俐齿,顾举人不同凡响啊。”

王富贵走了进来。

“爹。”

王有成连忙凑上前。

王富贵抬手给了王有成一巴掌,响亮的耳光令人心头一颤:“白痴,平日里怎么教导你的,连一点小事都错漏百出,给我滚回家去,莫要出来丢人!”

“爹教训的是。”

王有成捂着脸,不敢反驳。

王富贵看向顾正臣,凝眸打量一番,脸上堆起笑意:“顾举人,借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《律令》虽有法度,却也不能取代邻里民约。七日,你只有七日时间,还不了债,呵呵,那就委屈下举人老爷,佃入我家做工还债如何?”

顾正臣警惕地看着王富贵,此人趋炎附势,笑里藏刀,极不容易对付。

“没问题。”

顾正臣直接答应。

王富贵目光中闪过些许惊愕,旋即大笑起来,连连点头:“好,很好,我们走。”

“哥哥……”

顾青青拉着顾正臣的胳膊,很是着急。

王有成跟着父亲,走向家中,还不忘奉承:“爹的手段果是厉害,只要那顾正臣七日内还不清债务,就只能乖乖佃入咱家。到那时,我为刀俎,他为鱼肉,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。”

王富贵嘴角微动。

没错,佃户虽不是奴仆,也不过是比奴仆好一点罢了。现在欠下六贯钱,看似不多,但运作的手段多着呢,让他二十年还不清,他就别想十九年离开!

“爹,万一顾正臣拿出了六贯钱……”

“就凭他?”

王富贵冷笑。

现在的顾家没了田地、黄牛,家里值钱的货色恐怕也只有顾青青了,可谁愿意花六贯钱买个只值四贯钱的黄毛丫头?

那顾正臣又是个穷酸书生,身无长技,除了会写几个字,子曰几句,还能做什么?

“爹,那顾阫……”

“闭嘴!”

王富贵冷厉地看向王有成,目光里满是阴狠。

王有成连忙低头,不敢言语。

王富贵看着路边的野草,低沉着声音说:“这草若是不除根,一年年总要长出来,早晚是个麻烦。”

王有成重重点头。

顾阫是草,顾正臣是根。草死了,根不能再留。这一次要让顾家永不得翻身!

顾家。

顾正臣才训斥了顾青青几句,顾青青已呜呜哭了起来。

看着梨花带雨,伤心又后怕的顾青青,顾正臣有些于心不忍,只好虚张声势地威胁一番:“再敢如此胡来,就打断你的腿。”

顾青青泪中带笑:“哥哥,你的病好了?”

顾正臣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问:“娘去了哪里?”

顾青青擦了擦眼泪:“去借钱了,至于去了哪里,娘亲没说。”

顾正臣皱了皱眉。

借钱?

在所有人眼中,顾家已经破败,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,谁会借钱给母亲?

六贯钱不是小数目,这是一笔巨款,普通五口之家一年的花销也不过如此!顾家既拆不了东墙,也补不了西墙,想要脱离困境,只能想办法赚钱!

赚钱么?

顾正臣思虑良久,对顾青青说:“娘亲要傍晚回来吧,天色尚早,你跟我入城一趟。”

“好,哥哥等我下。”

顾青青洗了脸,又跑到房间里摸索了半天,才走出来,摊开手心,仰着头说:“哥哥,这是娘给我的。”

顾正臣看着顾青青手心里的一枚铜钱,眼神一亮:“洪武通宝?”

这玩意可是好东西,带回后世能发家致富,不过现在是洪武年,算了……

此时老朱还没有发行足以打破吉尼斯纪录的大明宝钞,主要通行货币是洪武通宝钱。

估计是为了避讳“朱元璋”的“元”字,明代所铸钱文没有学习宋代发行元宝,如熙宁元宝,而是一律叫通宝。

顾正臣伸手拿起洪武通宝钱,翻至背后,看着“二福”字样,不由一笑:“竟是折二钱!”

折二钱,指的是当二文使用的钱。

古代一枚铜钱并非特指一文钱,具体价值需要通过铜钱背后的记重文字来判断,也可以通过铜钱的大小、重量来判断。

一文钱叫平钱,是最基础的单位,也是最小的铜钱,还制有折二、折三、折五、折十五等铜钱。价值越高,铜板的尺寸、重量会适当增加。

顾正臣手指上下翻动,洪武通宝在指缝间游走,最后抛起,在洪武通报落下时,一把手抓住,目光笃定地说:“这就是咱家崛起的原始资本,看着吧,哥会将那些欺负了我们的都踩在脚下!我们不要做洪武朝的蝼蚁,我们要做洪武朝的猛兽!”

第三章天下凶徒人吃人

顾正臣清楚,封建王朝待在底层,只能充当蝼蚁,而蝼蚁,连挣扎的权利都没有!

这是洪武王朝!

做百姓?

将面临永无休止的徭役,修城,修河,运粮,各种赋税,各种摊派,哪怕是顾正臣是举人,免了徭役,还可以领一点粮,但无法自保,更别说保护亲人!

那些说举人家境不困难,地位很高,只有穷秀才,没有穷举人,大户谁敢欺负举人之类的话,纯属臆想,还有拿证据说,那范进中举之后丫鬟婆子都有了,还有送钱送地的……

没错,举人地位是高了,也有好处拿这是事实。可许多人忘记了,丫鬟婆子是需要花钱的,你也是需要发钱庆贺的,留下点钱也是需要过日子的,人家给你好处,也是求回报的,你以为都是白给的?

没有回报,谁巴结你。

你中了举人,却没有后台,没有被举荐进入仕途的可能,谁给你脸色?

真以为当举人就富裕了,以后全是好日子了?

当官都不敢说富一辈子,当举人就牛哄哄了,干嘛还考进士,好吃好喝混日子不好吗?

“白首青衫,穷困潦倒”,这才是对大部分举人生活的真实写照!

做商人?

老朱仇恨商人,据说沈小三现在正帮着老朱修南京城墙,只是用不了几年,这个家伙就要倒霉,连带着成群结队的富绅地主。

再说了,等到郭桓案爆发,钱多的,地多的,基本上一扫而空,当商人,很受伤……

想要成为一只拥有自保能力的猛兽,只能进入仕途啊。

顾正臣看向长空,满脸凝重。

洪武朝的仕途,几乎等同于死途。

现在,赫赫有名的洪武四大案还没有爆发,但不用三年,空印案将会拉开血腥屠杀的序幕。想要在一场接一场的腥风血雨,刀光剑影里活下来,需要的可不止是智慧,手段,还需要运气……

可运气这玩意,能靠得住吗?

虽说自己了解大明历史,可以跟着历史的节奏趋利避凶,可这就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,稍有不慎,就会人头落地!

但没有其他路可走,不想被人欺辱,就必须手握权力,这是封建时代唯一的规则!

现在,科举被取消了,想要进入仕途,摆脱“半平民”的身份,步入轰轰烈烈的洪武官场,只有一条路可走:

得到滕县知县或县学教谕的“举荐”。

可顾正臣就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,识文断字是父亲顾阫教的,既不认识教谕,也没巴结过知县,能中举人多半还是因为连考多年,“滥竽充数”的结果,想要获得知县、教谕的青睐与举荐,几乎不可能。

无路可走吗?

那就披荆斩棘,闯出一条路来!

不过在这之前,必须解决欠债的问题,只有七天时间,还不清债务,自己这辈子就只能给王家种地了。

七天,六贯钱!

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顾正臣与邻居说了声,避免母亲早回不见人着急,与顾青青离开了家。

大颜村坐落于滕县县城北四里。自大颜村走小路,至三里河,过了桥之后,便进入宽敞却不平坦的官道。

顾青青侧头看向顾正臣,见顾正臣盯着路看,不由问:“哥哥,怎么了?”

顾正臣的目光由近至远,看着大大小小坑洼不断的官道,不由皱眉说:“我记得在洪武元年时,朝廷就开始铺设驿站,修整官道了,为何这官道如此不堪?”

顾青青看了看脚下的路,说:“这官道是修过,只不过下雨之后,道路就变得很是泥泞,车马行人多了,难免留下坑洼。”

顾正臣点了点头,嘴角微动:“若是有沥青路、混凝土道路就好了。”

“什么路?”

顾青青有些疑惑。

顾正臣笑着摇了摇头,指向远处的县城:“没什么,走吧,我们去县城里看看。”

官道之上,有百姓挑着担、背着柴、提着篮出入城,有行商小贩牵着小毛驴,毛驴驮载着货物走于南北。

滕县是一座小城,一丈高的城墙满是历史的沧桑,巡查的军士并不严厉。此时老朱还没有颁行路引制,出入城相对轻松。

“哥哥,我们去哪里?”

进了城,顾青青看着有些热闹的街道问。

顾正臣想了想滕县的布局,又看了看手中仅有的一枚铜钱,无奈地说:“找个歇脚的茶棚吧。”

“喝茶?”

顾青青有些肉疼,这可是娘在哥哥中举人的时候给自己的折二钱,哥哥竟然要拿去买水喝?

奢侈,太奢侈……

顾正臣也不想,但自己连滕县有哪些大族,什么喜好都不清楚,拿什么去吃大户,赚六贯钱去?

后世市场学告诉自己:

做好调研,才能精准定位。

投其所好,才能盆满钵满。

赚钱第一步,就是搞调研,掌握信息啊。

街边茶棚。

不少贩夫走卒,出苦力的伙计累了、渴了,都会歇歇脚,讨一杯解渴的茶水喝喝。

农历四月天,有些热了。

顾正臣选了里面一些坐下,顾青青舍不得一文钱一碗的茶水,只干坐着看着。

“这茶泡久了,碱重了。”

顾正臣默默地品着。

坊间的谈论多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,让人有些意外的是,竟有人谈起岭北之战,惹得众人唉声不断。

岭北之战,发生于去年,即洪武五年,被后世史学家称之为明太祖二次北伐。

朱元璋派遣徐达、李文忠、冯胜,各领五万骑兵,分三路进攻元廷。老朱想毕其功于一役,永清蒙古沙漠,可现实是,徐达的主力中路军大败,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,仅冯胜的西路军获胜。

岭北之战徐达的战败,不仅死了万余人,连带着战马数量也折损严重,大明因此被迫转入守势,在未来八年时间里,只能舔舐伤口,积蓄力量。

“我听到消息,朝廷很可能会让百姓养马……”

“百姓哪里懂养马啊,万一养死了,还不得赔?”

“嘘,慎言,朝廷的事,不是咱们能说的。你们听说了吧,前些日子,梁家老人办六十六大寿,戏班子连请了三天,他还亲自登台唱了一出,哈哈……”

“戏痴么?”

顾正臣左手端着茶碗,右手放在桌子上,在听到梁家老人的趣事时,右手中指微微抬起,快速敲了两下桌子。

顾青青有些无聊,看着顾正臣时不时敲桌子的右手中指,默然数着:“一次,二次……”

坊间里的人是真能说,什么孙财主一日无甜不欢,老王家寡妇留了门,孙家定了亲,胡家肉铺卖了几斤肉……

“顾氏跪在赵家门外两天了吧,这老赵头也太狠心了吧,连门都不让进,呸,什么亲家!”

“亲家还谈不上吧,那顾正臣只是与赵家三小姐立下婚约,还没成婚呢。”

“难道赵家还敢悔婚不成?”

“悔婚又如何,听闻顾家那位举人傻了,赵家悔婚,也不过是笞五十,使点钱财,这五十下都可免了……”

顾青青看着脸色阴沉如水的顾正臣,轻轻喊了声:“哥哥。”

顾正臣微微眯起双眼,将铜钱交给伙计,找回平钱收入怀中,起身道:“妹妹,你听过这首诗没有?为人切莫用欺心,举头三尺有神明。若还作恶无报应,天下凶徒人吃人!”

顾青青摇头,从未听过,但可以感觉得到,哥哥很愤怒。

在顾正臣、顾青青离开茶棚之后,一个儒雅的中年人盯着顾正臣离开的方向,对身前的白须长者问:“若还作恶无报应,天下凶徒人吃人!好大的戾气,徐教谕,可知此人是谁?”

第四章给你钱,你快点

“顾氏,回去吧,莫要惹人看笑话。”

管家赵顺满脸不快,对朝着大门跪着的顾氏心生愤怒。

顾氏微微抬起头,看了一眼赵顺,坚定地说:“还请管家转告赵家老爷,看在正臣与三小姐立有婚约的份上,帮衬顾家一把!”

赵顺不耐烦地掏了掏耳朵,凑到顾氏身旁:“朝廷取消科举,顾正臣没办法当官人了,你家拿什么配我家三小姐?你听着,赵家是不会给你们一文钱的,趁早滚开,别逼我动手!”

顾氏脸色微变。

顾家是洪武元年逃难落户滕县的,没什么根基。现在王家步步紧逼,再还不起钱,怕是要走上绝境。

赵家是顾家活下去的唯一希望,不能走,无论如何都不能走!

“来人,给我架出去丢得远远的!”赵顺见顾氏如此不知好歹,喊了一嗓子,又对着顾氏嘴角骂咧:“呸,什么东西!”

两个下人挽起袖子上前,刚抓住顾氏的胳膊,就听得耳边“咻”的一声。

赵顺感觉有什么东西飞了过来,来不及闪避,眉心一痛,不由得喊道:“是谁伤我?”

一枚铜钱叮叮落在地上,翻滚了两步远,躺在了地上。

赵顺凝眸:铜钱?

一只手捡起了铜钱,赵顺抬起头看去,对上了一双冰冷的目光,不由地又后退一步,有些惊慌地喊道:“顾,顾正臣!”

顾正臣将铜钱在指缝中翻动两下,随后收入袖中,上前两步,到了赵顺面前,抬手就是一巴掌!

啪!

响亮的耳光惊呆了赵家下人,也惊呆了顾氏与顾青青。

围观的百姓看着这一幕,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,有些张着嘴巴不敢相信。

竟有人敢打赵顺的脸?

赵顺可是赵家的管家,帮着赵家老爷赵峰操持着赵氏布行,在这滕县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,竟然被人打了脸,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打脸!

“正臣哥。”

顾氏难以置信,自己儿子向来文弱,今日怎变得如此刚猛?

顾正臣听着母亲喊“正臣哥”,多少有些不适应。

大明继承“宋人遗风”——南宋时高宗皇帝赵构就喊自家养子宋孝宗“哥”。儿子喊哥,这是常事。

真的哥哥、姐姐,还是叫哥哥、姐姐。

但有一点需要注意,姐夫未必是真姐夫。那什么,妓院里来了客人,姑娘们都喊他“姐夫”。

“顾正臣!”

赵顺气急败坏。

啪!

赵顺陷入了呆滞,自己好像又挨了一巴掌,很重,火辣辣的疼。

不是错觉,不是!

顾正臣冷冷看着赵顺,厉声呵斥:“什么东西,不知尊卑,也敢直呼我名字!”

赵顺双目喷火,紧握拳头,咬牙切齿。

啪!

第三巴掌打下来,赵顺直接一个踉跄,摔倒在地。

顾正臣将手背起,嘴角抽着冷气。这真是打在你脸,痛在我手心啊……

“我是朝廷举人,又与你家三小姐立下婚约,是赵家未来的姑爷,一个下人也敢直呼我的名字,今日这三个巴掌赏你,长长记性,现在打开大门,迎我们进去!”

顾正臣威严地喊道。

大明朝,极重尊卑秩序,礼仪规制,僭越者重惩。

虽然朝廷取消科举,可举人毕竟是举人,一个下人直呼名字,只这一条就足够打你了,这事闹到官府去,也是你无礼!

身份是无法逾越的鸿沟,你助跑也跳不过去。

赵顺被打蒙了,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是好。

顾正臣也懒得管这些人,回头看向母亲顾氏与顾青青:“娘,我们进去,把事情做个了断。”

顾氏没听太清楚,有些恍惚。

顾青青推着母亲,跟上哥哥。

赵顺看着走向大门的顾正臣,连忙站起来喊道:“没有家主许可,你们敢进去就是擅闯民宅!”

顾正臣站在门前,抬起脚,猛地踹去!

咣当!

原本虚掩的大门被蛮力撞开!

顾正臣沉声:“姑爷家人大白天登门,算哪门子的擅闯?”

顾青青重重点头,很是解气,哼哼地看着吃瘪的赵家人,对自己哥哥崇拜不已,往日里哥哥柔弱,可没这么霸气过。

顾氏见门开了,看了看一脸坚决的顾正臣,抬脚迈过门槛。

围观的百姓顿时热闹起来。

顾家举人威风啊,不仅打了赵家的管家三巴掌,还踹开了赵家的大门,这丫的太解气了。

这群势利眼,欺负人家孤儿寡母!

现在好了,人家直接打上门去了。

只不过,这顾举人怎么还传闻中的有些不一样,不是说他受不了刺激疯了吗?看他这架势,哪里有半点疯傻的迹象?

赵顺看着消失在门里的顾家人,连忙打了个哆嗦,追了进去,越过顾正臣等人,先跑过垂花门,冲向正房,扯着嗓子喊;“老爷,老爷,顾家人来了。”

正房内。

头插红花的徐婆正在与赵峰商议着好事,听赵顺一嗓子,不由慌张起来:“这可怎么办,万一被别家知晓,官家还不打杀了我这婆子。”

朝廷律令,不可一女二配。明知女子已有许配还给说媒与另一家的,媒婆可是要笞五十的,日后也甭想再当媒婆。

赵峰看了一眼门外,安排道:“徐婆,还请到屏风后避一避。”

徐婆连忙走开。

赵顺跑进来,刚对赵峰说了两句,顾正臣、顾氏与顾青青已到了正厅门口。

赵峰见人已到了,顾不上责怪赵顺,冷眼看了看顾氏,目光落在顾正臣身上,直言:“来得正好,赵顺,去支取六贯钱来。”

顾氏惊喜不已。

顾正臣微微皱眉,赵峰这个举动出人意料,他若真心帮顾家,早就给钱了,不至于让母亲跪在门外,任由人说赵家不是。

赵顺匆匆跑了出去,不久后手托木盘走了过来,盘上是六串绳子穿好的铜钱,这就是六缗钱,也就是六贯钱。

顾氏刚想感谢,赵峰却冷笑一声,摆了摆手:“钱你们可以拿走,作为交换,顾举人,你主动作废与雅儿写立的婚书。”

“这……”

顾氏有些慌,这怎么行。

顾正臣拿起六贯钱,哗啦啦作响,对一脸不屑的赵峰缓缓说:“如此说来,赵老爷是想让我拿这六贯钱,主动悔婚?呵呵……”

赵峰拍桌案站了起来,威严地说:“顾举人,雅儿一定要婚配给官人,你还有当官人的可能吗?拿这六贯钱滚开赵家,自此两宽!”

顾正臣拿起六贯钱,走向赵峰,然后猛地将钱拍在桌子上,茶碗被震得一颤:“这六贯钱算我顾家借的,钱给你,你快点!”

(点击下方免费阅读)

关注小编,每天有推荐,量大不愁书荒,品质也有保障,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,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,让我们共享好书!



    热点资讯

    相关资讯